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咸师院党发〔2015〕35号)文件精神,不断完善学校评教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评教工作目的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体系,激发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教师教学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第三条 评教工作原则
(一)坚持有利于学生培养、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
(二)坚持公平、公正、客观、科学的原则;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第二章 评教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四条评教工作的对象是承担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
第五条评教工作的形式分为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和管理者评教。学生评教是评教工作的主要形式。
第六条学生评教的组织与实施
(一)各二级学院负责组织召开学生评教动员会,积极宣传评教工作意义,合理安排学生评教时间、地点,确保评教工作顺利进行。
(二)学生评教原则上安排在中期教学检查期间进行,参加评教的学生不少于班级人数的70%,评教对象是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
第七条同行评教的组织与实施
(一)各二级学院负责组织教研室(系)教师对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进行同行评教。
(二)同行评教原则上安排在中期教学检查期间进行,教研室(系)全部教师均应参加同行评教。
第八条专家评教和管理者评教由教务处和二级学院共同组织实施。
第三章 评教成绩的反馈
第九条 评教成绩划分为优、良、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五个等级。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合格,60-69分基本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十条 二级学院负责将评教成绩反馈给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并进行如下处理:
(一)对评教成绩为合格的教师,给予提示,要求其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积极争取优良成绩;
(二)对评教成绩为基本合格的教师,安排试讲,试讲合格后方可承担课程教学;
(三)对评教成绩为不合格的教师,立即取消课程讲授资格,重新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课程教学任务。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一条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
1.咸阳师范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考评表(学生用)
2.咸阳师范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考评表(同行、专家、管理者用)
3.咸阳师范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附件1:
咸阳师范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考评表(学生用)
评教人: 级专业班
课程名称 | 任课教师 | 评分项目及各项目得分 | 综合 评分 |
教学 态度 | 教学 内容 | 教学 方法 | 学生能力培养 | 平时考核与作业 | 教学 效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各班学生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评教指标,实事求是地进行填表。 2.每张表按次序逐项对任课教师进行评分,评分时参照左边评教标准,但必须填写右边的课程名称和任课教师姓名。 3.综合评分为各项评分之和。 |
咸阳师范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考评指标(学生用)
学年第学期
评估 项目 | 评价标准 | 评估 分值 |
教学态度 |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认真做好各个教学环节。课堂安排科学合理,辅导答疑耐心细致,对学生严格要求,教态自然大方。 | 15 |
教学 内容 |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内容观点正确。吸收学科前沿成果,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课堂讲授信息量大,学术含量高。实验课讲授细致,演示操作规范。 | 30 |
教学 方法 | 积极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讲授富有启发性,条理清楚,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语言规范流畅,积极与学生交流互动。 | 20 |
学生能力培养 | 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15 |
平时考核与作业 | 平时注重考核学生知识、能力、出勤等方面的情况。掌握学生实际水平,布置作业难易适中,批改认真及时,不少于规定次数。 | 10 |
教学 效果 | 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扎实,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 10 |
附件2:咸阳师范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考评表
(同行、专家、管理者用)
时间 | 年 月 日第 节 | 授课班级 |
|
应到人数 |
| 实到人数 |
|
执教人 |
| 执教人所在单位 |
|
听课人 |
| 听课人所在单位 |
|
课程名称 |
| 综合得分 |
|
教学态度和教学内容 |
|
教学效果 |
|
意见 和建议 |
|
附件3:(一) 理论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评价指标 | 指标内涵及质量标准 | 分值 |
教学态度 | 备课投入 | 备课充分,事例生动,资料丰富; 内容熟悉,教案讲稿规范。 | 15 |
教学纪律 | 准时上下课,对学生严格要求。 | 5 |
师德师风 | 治学严谨,衣冠整洁;平易近人,热爱学生;工作责任心强。 | 5 |
教学过程 |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教学主题和学习要求明确,教学思路清晰。 | 5 |
教学方法 | 熟练运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动画、视频配合恰当。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体现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运用普通话教学,语言清晰流畅,抑扬顿挫,富有吸引力。板书板图工整,布局合理,用字规范。 | 20 |
基本内容 | 基本概念表述准确,学科知识体系清晰;内容充实,信息量大;讲授有理论深度、有自己的见解。 及时介绍学科新成果、新成就,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新动向。 | 20 |
重点难点 | 教学进度安排得当,重点突出并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难点解析透彻。 | 10 |
作业练习 | 作业布置合理,内容具有启发性。 | 5 |
教学效果 | 内容掌握 | 学生较好地掌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能够顺利完成各种作业。 | 5 |
能力发展 |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5 |
兴趣培养 | 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5 |
(二) 体育(术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 指标内涵及质量标准 | 分值 |
教学 态度 | 备课投入 | 备课充分,事例生动,资料丰富。 内容熟悉,教案讲稿规范。 | 10 |
教学纪律 | 准时上下课,对学生严格要求。 | 5 |
师德师风 | 治学严谨,衣着得体。 平易近人,热爱学生。 工作责任心强。 | 10 |
器材准备 | 因地制宜,分布合理。 安全卫生,整齐美观。 | 5 |
教学 过程 | 讲解 | 简明扼要,要点突出。 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 5 |
教法 运用 | 联系学生实际,贯彻教学原则。 教法运用灵活,手段多样有效。 突出教材重难点,启发学生认真体会。 | 10 |
教学 组织
| 课程结构和时间安排合理。 调队方法恰当,练习衔接严谨。 课堂活而不乱,严而不死,能放能收。 | 10 |
教学 示范 | 示范准确规范 | 10 |
教学 辅导 | 保护帮助得法,安全可靠。 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恰当。 | 10 |
教学 效果 | 学生 表现 | 遵守纪律,听从指挥。 情绪欢快,气氛活跃。 | 5 |
锻炼身体 效果 | 练习密度合理。 生理负荷适宜。 | 10 |
学生掌握 情况 | 新课讲授基本掌握率达到65-70%。 复习课基本掌握率达到75-95%。 | 10 |
(三)艺术类(术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 指标内涵及质量标准 | 分值 |
教学 态度 | 备课投入 | 备课充分,事例生动,资料丰富。 内容熟悉,教案讲稿规范。 | 15 |
教学纪律 | 准时上下课,对学生严格要求。 | 5 |
师德师风 | 治学严谨,衣冠整洁。 平易近人,热爱学生。 耐心细致,责任心强。 | 5 |
教学 过程 | 讲解 | 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 20 |
教法运用 | 联系学生实际,贯彻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 突出教材重难点,启发学生认真体会。 | 10 |
教学组织
| 课程结构和时间安排合理。 内容充实,选材广泛。 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 20 |
教学示范 | 精心组织教学,艺术示范准确规范。 | 10 |
教学 效果 | 基本知识 | 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5 |
学习兴趣 | 激发学习兴趣,拓展艺术视野。 培养良好艺术品质。 | 10 |
(四)实验课教学质量标准
评价指标 | 指标内涵及质量标准 | 分值 |
教学态度 | 实验试做 | 首开实验(含新教师上岗、新开项目)须按学生标准试做实验、测定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撰写实验报告。 | 10 |
实验分组 | 合理分组,并将实验分组情况及预习要求预先通知学生。 | 10 |
实验环境 | 实验仪器设备状态良好,实验材料齐全,安全措施到位,实验室整洁。 | 10 |
教学过程 | 教学内容 | 认真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实验前讲清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领、注意事项,讲解准确清楚。 | 10 |
教学方法 |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性,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 10 |
实验指导 | 认真指导学生操作,正确解释实验现象,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仔细审核实验数据。 | 15 |
教学管理 | 遵守教学纪律,不擅离岗位,随意停课;维护好设备仪器,实验过程中若出现故障,协助实验管理人员排除仪器故障;实验室工作日志和设备运行记录等材料填写完整;注重实验室卫生和安全工作。 | 10 |
教学效果 | 教学效果 | 实验原理、操作规程阐述清楚;示范操作熟练、规范;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精心使用器材;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并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掌握了实验的原理及操作技能,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 10 |
实验报告 | 每次实验教学后,均布置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格式、内容等要求明确。 | 5 |
报告批改 | 认真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批改率100%。 | 5 |
成绩记载 | 准确规范地记载实验成绩。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