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确保课堂教学秩序规范有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及实施细则。
一 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安排教学任务、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也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
2.各年级学生的教学计划应在学生入学前一学期制订。制订教学计划由院主管领导主持,自下而上听取各方面意见,经由各系(部)主任执笔,院教学工作委员会通过后报学校批准。
3.教学计划一经确定,即应严格执行。
4.建立教学计划调整机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评估结果,对教学计划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
二 教学大纲与教材
1.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
2.各门课程的教学必须按既定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严格杜绝无明确大纲要求的课程教学。
3.大纲的制订应有严格的程序,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与修订,由学科负责人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讨论,明确教学大纲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结合教学经验,编写具体章节的教学大纲初稿。系(部)集体研究后报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对初稿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教师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最终的教学大纲。报教务处备案。
4.教学大纲应体现学科特点,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
5.教学大纲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
6.各门课程教材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内容科学、系统、实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同时,应优先考虑国内优秀教材,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教材。选订教材,由任课教师提出意见,系(部)主任审核,经院主管领导审定后报教学管理部门。
7.随着学科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需适时进行修订和更新。学院应定期组织专家对教材进行评审,提出修订意见。教师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对既定教材的部分内容作增、删处理,应通过系(部)研究,并报院主管领导。
8.教学大纲及教材配套,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提倡各科教师深入研究,不断改进教学大纲,并相应编写体现大纲要求,能够反映最新教学研究成果的好教材。但修订教学大纲、选订教材,必须严肃审慎。凡被采用的教材,应是经教学主管部门组织审定并推荐的正式出版教材。特殊情况下(一般是非基础性的选修课),采用自编教材或讲义,必须经过与选订教材同样严格的审定、批准手续。
三 教学日志与教学进度表
1.教学日志与教学进度表都是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和自我提升的重要工具。任课教师在接到教学任务通知书后,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填写《咸阳师范学院教学进度表》,经系(部)主任审核后上交院办公室。
2.教学进度表的填写要落实到节,并反映作业要求。教学进度表一式三份,由任课教师、院办、教务处各执一份。教学进度表须于新学期教工签到之日交院办。
3.任课教师必须严格遵守教学进度表的进程,不得随意削减内容,教师的实际教学进度与进度表的规定误差不得超过该门课程总学时数的10%。
4.任课教师对教学进度的执行情况,由教学日志和常规教学检查监控。
四 教案
1.教案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产物,详细规划了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指导和依据。任课教师应认真钻研业务,精心备课,写出完整的教案。
2.每个任课教师都应持教案上课,严禁无教案上课。学院将视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式,不定期地抽查教师的教案。
五 听课制度
学院严格执行学校的听课制度:
1.院领导成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重点听新进教师、青年教师的课和学生反映强烈的课。
2.系(部)主任每学年要听本系(部)每一位教师的课1—2次,并写出详细的听课、评课记录。
3.教师相互听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节。
4.听课结束后认真填写听课记录,听课记录表需要提交学院办公室留档。
六 教学意见征集
1.为及时了解教师、学生对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质量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院每学期进行中期教学检查,通过发放“教学情况调查表”、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征集教学意见。
2.建立教学质量反馈系统,每学期分班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教学信息,对存在的问题,相关老师要进行整改和优化。听课及听取教学意见的结果纳入教师教学综合质量评价和年度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