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铸就匠心 以创新引领未来
2025年3月25日下午,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咸阳师范学院校赛在校园内火热开赛。本次大赛以“立德树人、实践创新、交叉融合、服务产业”为主题,由咸阳师范学院教务处主办,计算机学院承办,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协办,吸引了来自计算机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设计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的26支参赛团队同台竞技,展现工程实践与智能创新的青春风采。
以赛促学 激发创新潜能
大赛开幕式由教务处处长崔颖冀主持。副校长姚波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工程实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大赛不仅是展示能力的舞台,更是锤炼品格、服务社会的练兵场。希望同学们以实践为锚,以创新为帆,在解决真实问题中成长为新时代的工程栋梁。”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何东山详细介绍了大赛的筹备情况:“为保障赛事公平性与专业性,学院联合企业专家组建评审委员会,从技术可行性、创新性、应用价值及团队协作四大维度进行综合评分。赛项设置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既保留传统工程实践项目,又增设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前沿赛道,助力学生实现从理论到产业的全链条能力提升。”
企业代表、北京新大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区技术部负责人樊斌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大赛的实践价值:“企业需要既有理论素养又能实战攻坚的青年人才,参赛作品展现的技术应用潜力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未来我们将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共同搭建产学研转化平台。”
多赛道融合 聚焦前沿科技
大赛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设置陕西专项赛道、“智能+”赛道、虚拟仿真赛道(企业运营仿真与工程场景数字化)以及新能源车赛道四大竞赛单元。各赛道充分体现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特色:
陕西专项赛道聚焦本土化工程问题,参赛团队围绕陕西长安特色、文化传播等主题提出解决方案;
“智能+”赛道涵盖智能控制、AI算法优化等前沿领域,展现人工智能与实体场景的深度融合;
虚拟仿真赛道通过数字化建模与模拟运营,考验学生的工程思维与商业决策能力;
新能源车赛道则围绕绿色能源技术展开,参赛团队设计并制作了太阳能驱动的创新车型,彰显低碳发展理念。
实战交锋 彰显青春力量
比赛现场,26支参赛团队依次通过实物操作、数字模拟、路演、现场调试、答辩展示等环节展开角逐。智能物流机器人精准完成分拣任务、新能源车模型在模拟赛道上疾驰、虚拟仿真系统实时呈现数字化运营场景。评审专家围绕技术原理、创新点、应用场景及商业化潜力展开提问,并对团队协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估。评委组组长、企业代表樊斌指出:“许多作品兼具技术可行性与商业价值,展现了当代大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潜力。”





荣誉与使命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于同日圆满落幕。闭幕会由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韩改宁主持,并宣布获奖结果,有4支队伍获得一等奖,有7支队伍获得二等奖,有12支队伍获得三等奖。企业代表樊斌、计算机学院书记王革慧、计算机学院院长张伟、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副书记袁月、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何东山、副院长陈博等嘉宾为获奖团队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闭幕致辞中计算机学院学院张伟在总结中强调:“大赛是起点而非终点,希望同学们以荣誉为鞭策,将创新精神融入未来的学习与职业发展中,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升级贡献智慧与力量。”

实践育人 服务产业未来
本次校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模式,推动工程教育改革,为省赛选拔优秀团队的同时,储备了服务区域产业的创新型人才。未来,咸阳师范学院将持续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建设,助力学生成长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