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二)||审核评估常识
发布时间:2025-03-24   点击数:

新一轮审核评估


新一轮审核评估是相对于 2013-2018 年组织实施的审核评估而言的。2021 年 1 月 21 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启动了新一轮审核评估。

图片
图片

审核评估常识

图片

新一轮审核评估中的“1+3+3”报告


“1”是指《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是学校在评建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审核评估指标,阐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形成的反映评建结果的写实性报告。

“3”是指《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校生学习— 11 —体验调查报告》和《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3 份教学系列报告:

《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是教育部评估中心以国家数据平台每年采集的本科教育教学数据为基础编制形成的报告,增加呈现学校连续三年的状态数据,同时提供三类八种常模,供参评高校自主选择、8个性定制常模作对比分析,旨在帮助学校精准对标,科学决策,帮助评估专家从数据变化中查找学校工作中的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是面向参评高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梳理形成的数据报告,聚焦影响本科教育教学和质量保障的过程性关键要素,从一线师生的视角检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情况,形成与《自评报告》的印证比照,为专家评估提供佐证参考,为高校持续改进指引方向。

“3”是指《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3 份就业系列报告:

《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从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中提取数据进行分析,量化反映学校本科生就业整体情况,对高校就业工作进行常态监测。《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分别从毕业生、用人单位角度量化反映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是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外部评价结果。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基本原则

01

坚持立德树人

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构建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的评估体系,加强对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审核,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02

坚持推进改革

紧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主线,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以评估理念引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03

坚持分类指导

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需求,依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实施分类评价、精准评价,引导和激励高校各展所长、特色发展

04

坚持问题导向

建立“问题清单”,严把高校正确办学方向,落实本科人才培养底线要求,提出改进发展意见,强化评估结果使用督导复查,推动高校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持续改进长效机制,培育践行高校质量文化

05

坚持方法创新

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度挖掘常态监测数据,采取线上与入校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明察与暗访结合等方式,切实减轻高校负担,提高工作实效。

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

01

图片

分层分类设计指标体系

第一类评估适用于具有世界一流办学目标、一流师资队伍和育人平台,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校;第二类评估细分为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首次参加审核评估这三种类型,能更好地适应不同高校的办学定位发展需求

02

图片

突出本科教育教学关键点

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生师比、生均课程门数、学位论文(毕业设计) 指导、学生管理与服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生发展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审核重点,推动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03

图片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

指标体系注重兜底线促发展,模块化设计定性指标,首次设置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可选项、首评限选项,由高校根据要求和办学实际自主选择,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和水平。

04

图片

监督高校办学“红线”问题

增设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情况,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等“负面清单”,加强对思政教育成效的审核评估。

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程序

图片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工作目标



一根本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


两突出


突出“以本为本”,确保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突 出“四个回归”,落实“三个不合格”、“八个首先”有关要求,引导高校“五育”并举倾心培养时代新人。



三强化



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五个度



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达成度,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版权所有:咸阳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 邮编:712000